焦爐一般由50~70孔構成,為利用空間,節省投入,通常企業采用兩個焦爐共用一個裝煤塔。為便于生產、維修,機車軌道是相通的,焦爐機車在軌道上行走,按生產工藝要求,要頻繁的“走行一對正停車一走行”。如何使焦爐機車在 運行中自動停車并且定位在指定的爐號位置,是連鎖自動控制實現的。雖然我國現代科技發展進步比較,但在煉焦行業原有的工藝過程和管理方式改變很少,在自動化控制管理方面明顯落后于其它,無論是管理軟件還是生產設備都沒形成體系。
國內一部分的焦化廠焦爐機械自動化控制程度比較低,在焦爐機車運行方面仍停留在操作工的人眼識別與手動定位,這種粗放型控制方式采用人工肉眼方式進行爐號識別與對正,即由操作工人通過對講機等方式接到操作指令后,手工操作推焦車、攔焦車、熄焦車移動到指定爐門前,并通過肉眼觀察進行人工定位;三車人工定位完成后,人工操作推焦作業,這種原始的焦爐機車連鎖對位系統其中存在著嚴重的 隱患。
定位系統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方式:
(1)編碼器定位
旋轉編碼器是一種光電傳感器,輸出A+,A-,B+,B一脈沖信號,通過波形的不同辨別運行的方向,并且計數,旋轉編碼安裝在車輪上用來檢測車輛運行位置,通過可逆計數器來實現對焦爐機車 位置的檢測。這種方式結構簡單,成本低,但受外界影響大,定位不。
(2)齒條定位
齒條定位其實也是編碼器定位,只是機械上采取鐵軌旁安裝齒條,用齒輪帶動編碼器來同步運行。這種方式機械磨損大,造成定位不準。
(3)紅外線編碼識別
紅外線編碼識別由對射方式組成,采用 編碼。這種方式受煙霧粉塵影響大。
(4)接近開關
接近開關感應進行爐號識別,用金屬碼牌輔助發信號,不能實現編碼的 。
(5)射頻識別
是指利用射頻識別(RFID)技術,給每個爐孔設置具有固定編號的電子標簽,通過機車上的讀寫器來確定和識別機車的 位置。這種方式無累計誤差,信號比較實用。
(6)γ射線對位
γ射線對位是利用Y射線強穿透性、直線性的傳播特點,實現 對位。由于Y射線有放射性,不宜推廣。
(7)激光對位
激光對位是利用三燈顯示激光對射裝置,通過三束激光對爐室預埋遮光板的對射和反射的不同結果來 定位。技術卜不太成熟,普及范圍小。
(8)鑒相定位
鑒相定位技術是近年來的新出現的方法,是通過解調高頻載波來獲得各機車位置。由于電路是自主,抗干擾性,程度還在檢驗。
(9)感應無線對位
感應無線對位是通過車載天線和感應電纜進行電磁感應來判別位置。這種方式性能比較,但技術復雜,成本高,維修費用大。